世界杯一直都不只是足球比赛,它是全世界的狂欢。即使因为卡塔尔的气候被安排在年底举行,它的热度依旧不减,在社交媒体、市场、甚至各行各业都掀起话题。
看球赛的同时,如果换个角度思考:企业领导者能从足球队和国际赛事学到什么?
其实,无论是国家队、俱乐部还是企业,目标都很单纯:赢得成果。每一个关于团队建设、招聘、培训、领导的决定,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。足球的故事能给我们不少启发。
Lesson 1: 明确战略目标
足球的战术从清晰愿景开始。
-
日本就是个经典案例。1930 到 1994 年,日本 15 次冲击世界杯都失败。后来他们立下百年目标:到 2092 年建立 100 支职业队伍,并赢得世界杯。虽然目标看似遥远,但他们一步步投资基础设施、青训体系、职业联赛。成果也渐渐显现:2018 年世界杯,日本不仅战胜哥伦比亚,还打进 16 强。
-
相比之下,中国 2002 年世界杯的战略就不够务实。目标是战平哥斯达黎加、击败土耳其、挑战巴西,但由于青训和基础薄弱,结果一球未进就被淘汰。
👉 给企业的启发:战略必须脚踏实地。三年、五年计划要考虑公司现有资源、市场环境和成长潜力。
Lesson 2: 建立合适的团队
战略是战术手册,人就是球员。
一支球队需要天赋、教练和配合;企业同样需要高层、经理与员工协作。
优秀的管理者就像顶级教练:
-
选对人(招聘)
-
维持更衣室氛围(企业文化)
-
比赛前排战术(市场分析)
-
临场调整(业务转型)
但再强的领导者也要看契合度。穆里尼奥的防守体系在切尔西、国米、皇马都成功拿下冠军,但在曼联、热刺却难以完全发挥,因为球队风格不匹配。
👉 对企业的提醒:领导力再强,也要找到与团队相符的组合。
Lesson 3: 投资人才发展
球队实力不仅在首发,还在板凳深度与青训体系。
-
英格兰队就是例子。萨卡、斯特林、凯恩都出自青训营,成为国家队的中坚。
-
卡塔尔则选择快速“归化”外援,虽然短期提升了水平,但缺乏默契和团队文化,世界杯首战就输给厄瓜多尔。
👉 企业也是一样。只靠外部招聘会带来短期补强,但没有内部培养与文化建设,团队就很难长久稳固。持续投资培训、导师制度和员工成长,才能让公司真正有韧性。
最后的思考
足球和商业有一个共同真理:成功从来不是偶然,而是清晰战略、有效领导和持续人才发展的结果。
无论在球场还是在会议室,胜利都来自于长期规划与对人的投资。
💡 在 Smart Salary,我们也秉持同样理念。就像一支冠军球队需要稳定的体系和人才支持,企业同样需要高效的 HR 系统。通过我们的 HRIS 解决方案,我们帮助公司简化运营、培养人才,实现战略目标。
减少繁琐,专注团队成长与业务发展。